每次去巩义市东区图书馆,路过大楼东拐角,就会看到一座古朴的文保碑:赵公桥遗址!放眼望去,这好像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,不免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
我认真看了文保碑内容介绍,原来,赵公就是蔡庄明代进士赵景星,至今蔡庄村还立有明万历年间为他所建的御賜“蔡庄文魁坊”,整个功名坊古朴大气,石刻惟妙惟肖,楹联浩然正气,彰显了赵公的贤德功绩。原创

传说,赵公桥是在明朝嘉靖年间由蔡庄村赵某某所建,那时,赵公在豫北某县做官,有一年,这个县遭到了特大旱灾,皇帝豁免了田赋银两,人人拍手称快,赞颂皇上英明。次年,该县风调雨顺,农业大丰收,当老百姓正在欢庆丰收时,县官却私自下令,说是皇帝要补缴上年田赋,老百姓无奈,只得照办。

赵某某经常横征暴敛,作恶多端,将这笔巨款据为己有,当时,知道内幕的只有那个掌管县库的库吏,不久,告发赵某的人太多了,因而赵某将要被免职,他声称要回乡为民。

听说县官赵某要离职回乡,当地绅民要他一无所有而归,他得知这个消息后,绞尽脑汁,费尽心机,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法。他要来不少食盒,叫人把每层格的格底去掉,圈仍层层安上,然后把金银珠宝放在食盒内,把盖子都盖好。次日天未亮,他们抬着一架又一架的食盒,换上便装,装扮成串亲戚的客人,一齐出了县城。

赵某回到蔡庄后,就购买良田,大建庭院,大肆挥霍,他在大享其乐中时刻没有忘记那个库吏,后来,他就干脆把库吏杀害了。有一天夜里,赵某做了个恶梦,梦见库吏来跟他算账,要他偿命,把他吓的浑身是汗,惊叫起来。正在此时,丫环跑过来报喜,说太太生了贵子。赵某先喜后忧,心想一定是那个库吏的转世再生,来讨债的。他下不了毒手害死这婴儿,孩子没满月就昼夜啼哭,医治无效,只能听见撕绫罗,打细碗,银筷子敲金碗的声音才能停止哭泣。

几年后,赵某领着工匠们在家修建时,他的孩子却说:“你盖那干啥?我又不住,你垒得那么坚固,扒着多难啊!”他听到这话,灰心丧气,立即叫停工了。

赵某昼思夜想,这孩子真是个败家子,不能眼看着让这个讨债鬼把万贯家财挥霍一空,倒不如拿出一些钱去办些光宗耀祖的排场事,去干些修桥补路的好事。他就决定在巩县县城(老城)立碑,盖牌坊,既颂扬长辈,又显示了自己。
原创@书画大冒险

赵某所用石料都需要从南山运回,必须经过北官庄大石桥那里,原先那里只有一座小土桥,载石重车通过困难无比,他就把土桥(北山口村刘泽洽初建)扒掉,改建成一座长22米宽5米高3米多的的大石桥,这桥雕刻精美,宏伟壮观,太方便了!后来,大石桥年久失修,蔡庄赵和卿又出资补修了大石桥,时在清雍正年间。解放后,桥北头立有“赵和卿补修赵公桥”一碑,该碑埋于陈岭机井西侧路下。